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德州燒烤的食譜和資訊整理

關於德州燒烤的食譜和資訊整理:

#德州 4 種傳統燒烤

  • 德州煙燻牛小排
    • 以其豐富的風味和口感受到人們的喜愛。
    • 使用牛的小排部位,裹上特殊的醃料,緩慢煙燻烹調。
    • 充滿獨特的煙燻風味,肉質嫩滑多汁。
  • 德州煙燻牛胸肉
    • 牛胸肉富含脂肪,煙燻使其軟嫩,脂肪融化增添風味。
    • 長時間煙燻,低溫煮熟,確保柔軟口感。
  • 德州煙燻嫩角尖肉
    • 牛胸肉中最嫩的部位,切成三角形,使用相似的醃料。
    • 煙燻香氣極具吸引力,保持嫩滑質感。
  • 德州煙燻豬肋排
    • 豬排部位經過煙燻製作,外皮香脆,內部嫩滑多汁。
    • 使用各種煙燻木屑,如橡木、果樹木屑或櫻桃木屑,賦予豐富風味。

#德州燒烤技巧

  • 煙燻木的選擇:橡木、果樹木或櫻桃木等,賦予特有煙燻香氣。
  • 醃料:黑胡椒、洋蔥粉、蒜粉、辣椒粉和鹽等。
  • 煙燻爐:木炭煙燻爐或電動煙燻爐。
  • 低溫慢煮:攝氏 110°C 至 120°C(華氏 225°F 至 250°F)的低溫。
  • 時間:依照各種肉品大小厚度不同,烹調時間有所不同。

#各項德州燒烤食譜

  • 德州煙燻牛小排作法及材料
    • 材料:牛小排、煙燻木、醃料。
    • 作法:醃製牛小排、準備煙燻爐、煙燻牛小排、煙燻完成。
  • 德州煙燻牛胸肉作法及材料
    • 材料:牛胸肉、煙燻木、醃料。
    • 作法:醃製牛胸肉、準備煙燻爐、煙燻牛胸肉、煙燻完成。
  • 德州煙燻嫩角尖肉作法及材料
    • 材料:嫩角尖肉、煙燻木、醃料。
    • 作法:醃製嫩角尖肉、準備煙燻爐、煙燻嫩角尖肉、煙燻完成。
  • 德州烤肉材料
    • 牛肉:牛小排、牛胸肉。
    • 豬肉:豬肋排。
    • 烤肉醃料:黑胡椒、洋蔥粉、蒜粉、辣椒粉、鹽、糖、醋。
    • 煙燻木:橡木、果樹木或櫻桃木。
    • 烤肉醬汁:番茄醬、蘋果醋、黃芥末、黑胡椒、洋蔥粉、蒜粉、辣椒粉和糖等。
  • 德州烤肉醃料粉做法
    • 材料:黑胡椒粉、洋蔥粉、蒜粉、辣椒粉、鹽、糖、醋。
    • 步驟:混合調味料、加入醋、攪拌均勻、塗抹肉類、醃製。
  • 德州烤肉烹調
    • 材料:醃製過的肉類、醃料粉、煙燻木。
    • 步驟:取出肉類至室溫、預熱煙燻爐、放入煙燻木屑、放置肉類、保持空氣流通、低溫慢煮、檢查熟度、靜置、切片享用。

#德州烤肉常見問題 QA

  • 什麼是德州燒烤?
  • 德州燒烤和一般燒烤有什麼不同?
  • 哪些肉類適合用來做德州燒烤?
  • 德州燒烤的醃料粉是什麼?如何製作?
  • 如何進行德州燒烤的烹調?
  • 德州烤肉的由來是什麼?

#德州燒烤的醃料粉是什麼?如何製作?

德州燒烤的醃料粉是德州燒烤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為肉類帶來獨特的風味。以下是關於德州燒烤醃料粉的詳細資訊:

德州燒烤醃料粉的成分

德州燒烤醃料粉的配方可以因人而異,但通常包含以下幾種基本成分:

  • 黑胡椒粉:提供辛辣和芳香。
  • 洋蔥粉:帶來淡淡的洋蔥香氣。
  • 蒜粉:增添濃郁的蒜香。
  • 辣椒粉:根據個人口味調整辣度。
  • :提供調味與滋味。
  • :平衡醃料的風味,讓肉質更加甜美。
  • :增加醃料的酸度。

德州燒烤醃料粉的製作方法

以下是一個基本的德州燒烤醃料粉製作方法:

  • 材料:
    • 2 湯匙黑胡椒粉
    • 2 湯匙洋蔥粉
    • 1 湯匙蒜粉
    • 1 湯匙辣椒粉
    • 1 湯匙鹽
    • 1 湯匙糖
    • 1 湯匙醋
  • 步驟:
    1. 在一個乾淨的碗中,將黑胡椒粉、洋蔥粉、蒜粉、辣椒粉、鹽和糖混合在一起。
    2. 確保將所有調味料充分混合,確保每種調味料都均勻分佈。
    3. 加入醋,這將幫助將調味料粉成為濕潤的醃料,讓肉質更容易吸收風味。
    4. 用叉子或攪拌棒將醃料粉充分攪拌,直到醃料粉的顆粒變得稍微潮濕,並且整個混合物看起來均勻。
    5. 接著,將這個特製的德州烤肉醃料粉塗抹在你想要烤烤的牛肉或豬肉上,確保每個部位都能均勻地被醃料包覆。
    6. 當你完成醃製肉類的步驟後,可以將它們放入密封的容器中,然後放入冰箱醃製,以便肉類能充分吸收醃料的風味,建議醃製時間為至少 4 小時,甚至隔夜。

德州燒烤醃料粉的用途

德州燒烤醃料粉主要用於:

  • 為肉類提供風味:醃料粉中的各種香料和調味料能滲透到肉質中,賦予肉類豐富的風味。
  • 使肉質更嫩滑:醃料中的鹽和醋有助於軟化肉質,使烤出來的肉更嫩滑多汁。
  • 增加烤肉的香氣:醃料中的香料在烤烤過程中會釋放出迷人的香氣,使烤肉更加誘人。


#如何進行德州燒烤的烹調?

德州燒烤是一種以低溫慢煮和煙燻為特色的烹調方式,讓肉質變得極為嫩軟,並賦予其豐富的煙燻風味。以下是詳細的德州燒烤烹調步驟:

準備材料:

  • 醃製過的牛肉或豬肉(如牛小排、牛胸肉、豬肋排等)
  • 德州烤肉醃料粉
  • 煙燻木(如龍眼木、櫻桃木、蘋果木等)

烹調步驟:

  1. 準備肉品:
    • 取出醃製過的牛肉或豬肉,讓它們達到室溫,這有助於烹調時更均勻地吸收熱量。
  2. 預熱煙燻爐:
    • 預熱煙燻爐或烤箱至攝氏 110°C 至 120°C(華氏 225°F 至 250°F)的低溫。
  3. 準備煙燻:
    • 在煙燻爐的火爐或烤箱的底部放上煙燻木屑,你可以根據你喜好的木材種類來選擇,每種木材都會賦予肉類不同的煙燻香氣。
    • 放置煙燻架在煙燻爐或烤箱上方,然後將醃製過的肉類放在煙燻架上。
  4. 煙燻烹調:
    • 空氣流通是煙燻的關鍵,確保煙燻爐或烤箱的煙燻通風良好,以免煙燻不均勻。
    • 烹調時間會根據肉類的大小和種類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牛小排需要烹調 4 至 6 小時,牛胸肉需要烹調 10 至 14 小時,而豬肋排需要烹調 5 至 7 小時。要確保肉質變得極為嫩軟,建議採用低溫慢煮的方式。
  5. 檢查熟度:
    • 在烹調過程中,你可以定期檢查肉類的熟度。使用溫度計測量肉類的內部溫度,直到達到所需的熟度。牛肉的建議內部溫度約為攝氏 90°C 至 95°C(華氏 195°F 至 203°F),豬肉的建議內部溫度約為攝氏 80°C 至 85°C(華氏 176°F 至 185°F)。
  6. 靜置:
    • 烹調完畢後,將煙燻肉類取出,用鋁箔包裹起來,讓肉類在室溫下靜置 30 分鐘至 1 小時,讓其充分休息鬆軟。
  7. 切片享用:
    • 將煙燻肉切片或撕成絲,然後可以搭配自製的德州烤肉醬汁或其他配料享用。

烹調要點:

  • 低溫慢煮: 這是德州燒烤的精髓,能讓肉質變得極為嫩軟。
  • 煙燻風味: 選擇合適的煙燻木,能為肉類增添獨特的風味。
  • 溫度控制: 保持穩定的低溫,避免肉類過度烹調。
  • 耐心等待: 德州燒烤需要時間,請耐心等待美味的成果。

希望這些步驟能幫助你成功製作出美味的德州燒烤! 

做好完美無缺的育雛保溫工作

 做好完美無缺的育雛保溫工作

施義燦(1)、許正和(2)

(1)台灣愛拔益加股份有限公司、(2)台灣大學畜產學研究所

Nov. 29,  2000

 

一、前言

        從事台灣地區白肉雞生產成績調查工作已有十年之久,可以發現冬天是影響育成率最大的影響因素,尤其是 1999 年 12 月至 2000 年 3 月,氣溫是歷年來最低,也使得育成率較同期下跌約 2%,似乎冬天效應的影響已成為慣性反應。如圖 1 所示:

 

圖  1  1996 年 至 2000 年 9 月育成率變化趨勢

 

        由於養雞設備的改良,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使飼養雞數也隨之增加。如今,養雞業者卻以“勞力不足”的藉口,忽略了養雞最重要的育雛保溫工作,而以中央供熱系統來替代傳統的育雛保溫傘及圍籬,以藥物來替代因管理疏忽所產生的困擾。也因此造成生產效益不佳,生產成本的增加。養雞業者都知道照顧好雛雞是養雞成功的不二法門,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甚至於不喜歡別人說他不會養雛雞,覺得這是很大的恥辱。雖然意識形態正確,但卻沒有確實而有效的做好育雛,其結果失敗了,就責怪雛雞品質不良。

二、試驗証明育雛溫度是最重要的關鍵

        剛孵化出來的雛雞,並不能完全的調節自己的體溫。大約 5 日齡時,隨著體重的增加、體表面積的下降、羽毛的生長,雛雞才漸漸可以調控自己的體溫,但仍須等到兩週齡時,才有能力維持自身的體溫。

        表 1,雛雞在各種育雛溫度下的生產性能表現 ( Deaton  el  al., 1996 ),顯示育雛溫度相差 5 ~ 10℉ ( 2.8 ~ 5.6℃ ),証明會增加肉雞的死亡率、降低體重、飼料轉換率變差,和腹水症的死亡率增加。

 

表 1.  雛雞在各種育雛溫度下的生產性能表現

育雛溫度3週齡

時體重

3週齡時

飼料轉

換    率

育成率腹水病

死亡率

第一週第二週第三週
公克FCR%%
95

90

85

80

35.0

32.2

29.4

26.7

90

85

80

75

32.2

29.4

26.7

23.9

85

80

75

70

29.4

26.7

23.9

21.1

803

794

798

753

1.35

1.37

1.39

1.42

97.69

96.88

98.33

95.21

0.83

0.83

0.62

2.50

 

        台灣屏東科技大學夏良宙、蘇怡蓁、郭獻仁、翁瑞奇等 ( 1999 ) 的試驗報告「肉雞前期飼養溫度對後期攝食及成績之影響」指出:前四週溫度稍高 ( 33℃,每週下降 1℃ ) 會有較佳成績 ( 飼料轉換率佳、增重佳 ),而後四週則是溫度稍低 ( 23℃ ) 有較佳成績。

三、育雛保溫的管理重點

        (一)一定使用育雛保溫傘及圍籬,絕對不可以偷賴。

        傳統式保溫傘,圍籬直徑 3 ~ 4 公尺,500 隻雛雛使用。

        紅外線保溫傘,圍籬直徑 5 ~ 6 公尺,1,000 隻雛雛使用。

        育雛保溫傘高度 0.5 公尺。

        育雛圍籬宜用硬紙板、夾板、金屬、塑膠等堅固材料,可保護雛雞不受賊風侵襲。

        (二)育雛圍籬內,要有適當的飲水器及飼料盤,使雛雞在 1.5 公尺範圍內就能飲水及吃飼料。

        (三)雛雞到達雞舍前,墊料溫度要達到 29 ~ 31℃。

        ※特別強調:育雛溫度是指育雛期間的地面溫度。

        冬季:48 小時前開啟育雛傘加溫器。

        夏季:24 小時前開啟育雛傘加溫器。

        (四)育雛傘下之溫度為 32 ~ 35℃,雞舍內之溫度為 26 ~ 27℃。

        (五)每隔 4 天,育雛傘下的溫度可大約降低 2℃。

        (六)建議不要使用中央供熱系統來育雛。此方法不能使墊料加溫,而且使雞舍內溫度不均勻,易使雛雞脫水。

        (七)育雛期間,要隨著雛雞的成長而逐漸擴大圍籬範圍,至 14 ~ 21 天時,使雞隻分散至整個雞舍。

        (八)雛雞到達雞舍前數小時,將飲水器裝滿水,使水溫達到 25℃。

        (九)在提供飼料前,應先使雛雞飲水 1 ~ 2 小時,減少雛雞脫水,且有助於雛雞吃料後能快速吸收營養成分。

        (十)儘快將雛雞放置於育雛保溫傘下,並增加飲水位置,保証所有雛雞馬上都能飲到水。

四、育雛溫度不適當之雛雞反應

‧若雛雞育雛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出現諸如下痢、卵黃吸收不良、緊迫、脫水等問題。

‧如雛雞有堆擠、鳴叫喧鬧、即表示雛雞不舒服。

‧育雛最初 7 ~ 10 天,要經常巡視雞舍,觀查雛雞行為,解決雛雞不適的可能原因。

 太冷太熱

 

‧堆擠在育雛傘下,或牆邊角落。

‧蜷縮在飼料盤中。

‧腸道和盲腸內物質呈水質狀和有氣體。

‧下痢且有糊肛現象。

 

‧俯臥在地上,伸出頭頸,張嘴喘氣。

‧遠離熱源,尋求較涼爽,賊風較大的地方。

‧堆擠在飲水器周邊,使全身濕透。

‧飲水量會增加。

‧嗉囊和腸道會由於過多的水份而膨脹。

 

‧受涼、脫水。

‧死亡率增加。

‧生長速率和均勻度差。

‧較易發生腹水症。

 

‧脫水。

‧死亡率增加。

﹒出現矮小、發育不良症候群、均勻度差。

‧飼料消耗量降低,生長速率差。

‧由於心血管衰竭 ( 猝死症 ) 的死亡率較高。

五、雛雞早期常見問題的診斷

問題症狀可能的病因正確的方法

0 ~ 3 天

死亡率高

臍帶未癒合( 收臍不良 )孵化機相對濕度過高。

發生機溫度過高。

適當降低孵化機內相對濕度。適當降低發生機的溫度。
關節紅腫孵化機相對濕度過高。適當降低孵化機內相對濕度,種蛋應在孵化期間 0 ~ 18天中耗掉 12 ~ 14% 的水份。
腿部皮膚皺褶且發黑或紅色。孵化時間過長引起脫水。雞隻從發生機移出過遲。雞隻存放或運輸條件較差。種蛋儲存溫度為 19℃。當時 10% 雛雞仍較濕時,將雞隻取出發生機。存放和運送雛雞時,應保持 21 ~ 26℃環境溫度和 40 ~ 50% 的相對濕度。
雞隻 1 日齡氣囊病或麴菌病種蛋衛生較差。孵化場或雞舍受到污染。使用乾淨種蛋入孵。清潔消毒孵化場。採用有效消毒劑,例如:甲醛和過氧化氫。
臍帶發黑;蛋黃褪色且帶有異味。細菌感染。

 

使用乾淨種蛋入孵。清潔消毒孵化場。採用有效消毒劑,例如:甲醛和過氧化氫。
3 ~ 5 天

死亡率高

飢餓致死弱雞。飼喂器、飲水器數量不足、料位或水位不夠。飼喂器和飲水器安放位置不當。入雛時舍內溫度太低。根據具體情況,隨時監測和修改育雛程序,以便滿足每隻雛雞的需要。
6 ~ 14 天

死亡率高

佝僂病飼料品質較差。育雛期溫度較低。飼料供應不足。提供足量的鈣、磷和維生素 D3。保持適當的育雛溫度。任何時候都應提供足量的飼料。
14 ~ 21 天

死亡率高

疾病免疫程序不正確或不恰當。環境條件和生物安全條件較差。使用適合預防本地區特有疾病的種雞和肉雞免疫程序。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保持嚴格的生物安全程序。
矮小 — 發育不良症候群一群較小雞隻,如同 4 ~ 7 日齡雞群大小。雛雞脫水。較小種蛋孵化的較小雞隻。飼料品質較差或育雛環境較差。疾病因素。購買品良好的雛雞並使用配方均衡及品質良好的飼料。保持良好的育雛環境。檢查生物安全預防措施。

六、台灣養雞業者在育雛保溫工作之疏忽

        由於飼養隻數增大而面臨勞力不足,且設備廠商的推薦,使養雞業者都喜歡使用中央供熱系統來育雛,而不再使用育雛保溫傘及圍籬等,其缺點如下:

        (一)使用中央供熱系統,其加熱的空氣自然地往上升到天花板 ( 冷空氣比熱空氣重 ),使天花板的溫度可能較地面溫度高 8 ~ 20℉ ( 4.5 ~ 11.1℃ ),因此造成墊料溫度只有 77℉ ( 25℃ ) 以下。當冬天雛雞放置墊料上時,因寒冷而蜷縮成堆不肯移動,也不飲水及吃飼料,造成脫水及飢餓死亡。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在雙層雞舍中,上層的地板因受下層熱空氣的加溫而達到理想的育雛溫度,往往上層的雞養得比下層好,就是這個原因。

        (二)在冬天寒冷的天氣時,雛雞在沒有育雛圍籬的情況下,不知不覺的就暴露在寒冷的區域下,而堆擠在雞舍邊緣及牆角周圍。或因堆擠窒息死亡,或因沒有飲水及吃飼料而脫水及飢餓死亡。

        (三)雛雞因受寒,使死亡率增加,脫水、緊迫、生長速率緩慢,均勻度差及腹水症發生率較高。

七、結論

        要把雞養好,就必須先做好育雛保溫工作。在最初的兩週內照顧好雛雞,然後它們就會照顧好自己。當然,雛雞品質及後期的飼養管理仍然是很重要的。

        在提升養雞競爭力的口號下,我們建議您不要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是要質的提升,回到原來的育雛工作重點思維中,考慮重新安裝育雛保溫傘及圍籬,才能將熱源集中在地面墊料上及雛雞上,而雛雞也可以藉著靠近或遠離保溫傘,在圍籬內尋找它們最舒適的溫度。試驗顯示,如此做法將多出 15 ~ 30% 的生產效率等著您來拿。

參考資料

        1. Michale.  P.  Lacy.  Brooding  Thoughts.  Poultry  Digest,  Volume  59  November  4,  2000.

        2. 夏良宙、蘇怡蓁、郭獻仁、翁瑞奇。內雞前期飼養溫度對後期攝食及成績之影響。中國畜牧學會會誌第 28 期 ( 增刊 ),1999。

        3.肉用種雞飼養管理手冊。2000。美國愛拔益加育種公司。



以下是文章重點整理:

一、前言:育雛保溫的重要性

  • 冬季是影響肉雞育成率的重要因素,保溫工作至關重要。
  • 傳統的育雛保溫傘及圍籬被中央供熱系統取代,可能導致管理疏忽,影響生產效益。
  • 育雛是養雞成功的關鍵,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試驗證明育雛溫度是最重要的關鍵

  • 剛孵化出來的雛雞無法完全調節體溫,需要適當的保溫。
  • 育雛溫度的差異會顯著影響肉雞的死亡率、體重、飼料轉換率和腹水症發生率。
  • 適當的育雛溫度能提升飼料轉換率和增重。

三、育雛保溫的管理重點

  • 必須使用育雛保溫傘及圍籬,不可省略。
  • 育雛圍籬內要有適當的飲水器和飼料盤,方便雛雞取用。
  • 雛雞到達雞舍前,墊料溫度要達到29~31℃。
  • 育雛傘下溫度為32~35℃,雞舍內溫度為26~27℃。
  • 每隔4天,育雛傘下溫度可降低約2℃。
  • 不建議使用中央供熱系統育雛,因其無法均勻加熱墊料。
  • 隨著雛雞成長,逐漸擴大圍籬範圍。
  • 雛雞到達前,確保飲水溫度達到25℃。
  • 先讓雛雞飲水1~2小時,再提供飼料。
  • 盡快將雛雞放置於育雛傘下,並增加飲水位置。

四、育雛溫度不適當之雛雞反應

  • 育雛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導致下痢、卵黃吸收不良、緊迫、脫水等問題。
  • 雛雞堆擠、鳴叫表示不舒服。
  • 太冷:
    • 堆擠在育雛傘下或牆邊角落。
    • 蜷縮在飼料盤中。
    • 腸道和盲腸內物質呈水質狀和有氣體。
    • 下痢且有糊肛現象。
    • 影響:受涼、脫水、死亡率增加、生長速率和均勻度差、易發生腹水症。
  • 太熱:
    • 俯臥在地上,伸出頭頸,張嘴喘氣。
    • 遠離熱源,尋找較涼爽、賊風較大的地方。
    • 堆擠在飲水器周邊,使全身濕透。
    • 飲水量增加。
    • 嗉囊和腸道因過多水分而膨脹。
    • 影響:脫水、死亡率增加、出現矮小發育不良症候群、均勻度差、飼料消耗量降低、生長速率差、猝死症死亡率較高。

五、雛雞早期常見問題的診斷

  • 文章提供詳細的表格,列出雛雞0~21天可能出現的問題、症狀、病因和正確處理方法。

六、台灣養雞業者在育雛保溫工作之疏忽

  • 使用中央供熱系統,導致墊料溫度過低、雞舍溫度不均勻。
  • 缺乏育雛圍籬,使雛雞暴露在寒冷區域,導致堆擠、窒息、脫水、飢餓等問題。
  • 雛雞受寒,導致死亡率增加、脫水、緊迫、生長緩慢、均勻度差、腹水症發生率高等問題。

七、結論

  • 做好育雛保溫工作是養雞成功的關鍵。
  • 建議重新採用育雛保溫傘及圍籬,將熱源集中在地面墊料和雛雞身上。
  • 適當的育雛管理能顯著提升生產效率。

建議

  • 養雞業者應重視育雛保溫工作,不可輕忽。
  • 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育雛管理措施,確保雛雞獲得最佳的生長環境。
  • 可以多加參考文章內提供的表格,可以更快的判斷雛雞的狀況。

希望以上整理對您有所幫助。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如何照顧新出生的小雞寶寶

一. 怎樣為小雞寶寶保暖

請注意:不夠溫暖將導致小雞死亡!!

在接下來的5或6週內,小雞需要持續保暖,直到羽毛基本長齊。因此您應在室內飼養小雞。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它們保暖:

a.在距離小雞約一英尺的地方放一盞加熱燈、檯燈或燈泡。在最初的幾天裡,它們會朝著熱源的方向依偎著睡覺。

第一週的理想溫度是36攝氏度,但隨後幾週可以逐漸降低溫度。建議您在箱子裡放置溫度計來確保溫度的正確。

b.您也可以使用家用供暖系統,尤其是在夜間和涼爽的日子。

如果天氣晴朗,您還可以讓它們曬太陽。

c.如果使用熱水袋,請確保經常添加熱水。驟冷的夜晚對小雞寶寶來說會是個問題,它們可能會因感冒而死亡。

如果小雞太熱,它們會喘氣,並儘可能遠離熱源;如果太冷,它們會擠在一起,發出嘈雜的叫聲。

d.如果您有孵蛋的母雞,那麼讓母雞養育小雞會很理想。在晚上把小雞放到母雞身下,第二天早上母雞就會以為是自己孵出的小雞!!

Wagner’s Poultry養雞場的母雞。(Wagner’s Poultry網站提供)

當羽毛基本長齊後,您的小雞就可以在室外生活了,晚上可以睡在安全、牢固的棚屋裡。您應注意保護它們,不要受到貓、鷹、狐狸等捕食者的傷害。

二. 怎樣餵養小雞寶寶

給小雞餵食相對容易,它們很愛吃Wagner’s Poultry的日齡雞飼料,其中含有一種抗球蟲藥物,可預防球蟲病,這是一種雞容易感染的腸道細菌病。

在小雞約10週大時,您可將飼料升級為成長型飼料;在約16週大時,可以轉換為蛋雞飼料。隨著它們長大、成熟,您會發現它們大約在22週齡時開始下蛋。

Wagner’s Poultry蛋雞飼料。(Wagner’s Poultry網站提供)

在餵水時,您最好使用淺水容器,如碟子,以防雞隻淹死,並且應隨時保持清潔。

總之,您的悉心照看是必要的。也就是說,您要溫柔地對待它們。請讓它們遠離貓、狗和粗魯的孩子!

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諮詢或將您的雞隻帶到Wagner’s Poultry尋求建議。獸醫費用昂貴,我們可以免費為我們的雞隻提供建議。

近期小雞孵化日期:9月20日、10月4日、10月18日、11月1日、11月15日。

請注意:小雞寶寶很脆弱!由於各種意外而導致小雞死亡,

(例如照顧不當、溫度不夠或不正確餵食)

陳興宗/芭樂樹教我的一堂土壤課

陳興宗/芭樂樹教我的一堂土壤課:從土壤剖面,看見樹長不好的真相

 【摘要】土壤對作物健康的影響:以芭樂園案例解析

一、土壤與作物健康的關係

傳統認為 「有好的土壤,才有健康的植物」,但更精確的說法應為:
👉 「有好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根,才會有健康的植物。」
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影響作物根系發展,進而影響作物的健康與產量。


二、案例研究:兩區芭樂園的土壤剖面分析

案例背景:相鄰的兩塊芭樂園,A區作物生長不良,B區則生長旺盛
透過土壤剖面分析,發現兩區的土壤性質存在關鍵差異:

🔸 A區(作物狀況不佳)

  • 土壤層次明顯,形成阻絕層,根系僅能分布在 表層 20 公分內
  • 銹斑紋明顯(25公分處),顯示土壤水分流動受阻,通氣不良。
  • 穿刺阻力高達 78kg/cm²,限制根系深入。
  • 作物問題:葉片老化、病腐果比例高,農友誤以為是缺氮缺鉀,進一步施肥反而加劇問題。

🔹 B區(作物健康)

  • 土壤層次不連續,植物根系可深入到 60-80公分
  • 銹斑紋出現在較深層(60公分以下),顯示排水較佳,通氣性好。
  • 穿刺阻力 95kg/cm²,但因層次不連續,根系可自由發展。
  • 作物表現:葉片光亮、活性高,老葉壽命長,產量穩定。

三、如何改善土壤,促進作物健康

1️⃣ 促進根系深入,打破土壤層狀結構

  • 避免強力翻耕,選擇 深根植物(如豆科作物)改善土壤結構。
  • 增加有機質,如堆肥、腐植質,促進土壤生物活動。
  • 合理灌溉,確保水分滲透均勻,避免形成地下阻水層。

2️⃣ 促進土壤生物活性

  • 利用植物根部分泌物(有機酸、醣類)餵養土壤微生物,促進團粒結構形成。
  • 保護蚯蚓等土壤生物,讓它們自然翻鬆土壤,提高通氣性與排水性。

3️⃣ 尊重「土壤其他使用者」,建立永續耕作模式

  • 減少化學投入,避免過度施肥或使用殺菌劑破壞土壤微生物。
  • 合理留草,如草生栽培,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環境。
  • 採用精準水管理,減少水分停滯問題,維持適合的土壤濕度。

【結論】

🌱 土壤健康決定作物健康,應透過土壤剖面分析,了解土壤物理性質對作物的影響。
🌱 作物根系發展空間越大,生長狀況越好,土壤層狀結構與水分管理是關鍵。
🌱 改善土壤並非僅靠翻耕與施肥,而是透過植物與生物的互動,重建健康的土壤生態。

這個案例證明了:尊重土壤的「其他使用者」,才能讓作物與土壤相輔相生,實現永續農業。

============================================================

[報導內容]

我們常聽說有好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植物。這句話其實忽略了很多細節。例如,管理良好的水耕蔬菜,可以長得很肥美;用氣霧耕也可以在空氣中種出碩大的地瓜。但當您就只能把作物種在土壤中,作物的根與土壤脣齒相依,上面原本的那句話就應該改成:「有好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根,才會有健康的植物。」

土耕作物長不好,不能忽略土壤內的問題。我一直以這樣的觀點處理作物在田間難控的病蟲害。以下與大家分享一個土壤對作物病害的影響案例,我們用「土壤剖面」方式看見確鑿的病因,得到許多啟示,期待在大家怪罪「異常氣候變遷」之餘,還能有更多「可以操之在我」的鬥志。

相鄰的兩區芭樂樹,健康狀況差很大

案主返鄉在自家祖業傳承的土地上栽培番石榴,一直不是很順利。主訴:產量不高,良率不高,病蟲害侵擾不少,沒成就感。園區右半(A端)狀況一直比左邊(B端)糟糕。

兩區相鄰的芭樂園,生長狀況卻差很多(圖片提供/陳興宗)

該產區位於濁水溪沖積土地上,依農試所土資系統確認屬為濁水系。前人文獻論及濁水系是粘板岩新沖積物沉積而成,排水尚良的粗質地沖積土。

案主的祖父應該是覺得原本的土地保肥保水能力不佳,曾自外客入較細緻的土壤,並期待藉之調整原土地內的粗質地。客土後曾種過一期水稻,後續一直作為觀賞樹木的苗圃,長達20年以上。而後才改種植芭樂樹。

土壤對作物複雜的影響,往往超乎我言語表達範疇,而且我更期待在短時間內讓案主自己理解遭遇問題的全貌及相關的前因後果。所以,和客戶一起認識土壤剖面,是我在近期和客戶溝通、共同學習、共尋合理對策的重要途徑。土壤剖面的功能強大,可提供許多更完整的時空資訊,對應物理、生物、化學證據,更能讓管理者有深刻的感受。

土壤剖面告訴我們的事

在本案中,我請案主親手挖掘土壤剖面,藉過程中的感受達到上述目標。我們選定AB二處挖掘剖面,二個剖面果然有很顯著的不同。

A區芭樂園土壤剖面,層次明顯,樹根集中在土表下20公分內(圖片提供/陳興宗)

芭樂樹長不好的A區,剖面內有顯著的連續分明層界、銹斑紋(25公分處)(註)、吸收養分水分的細根系都集中在土表下0~20公分處。22公分處的穿刺阻力為60公分深度內的巔峰,達到78kg/cm2。這些層次明顯且連續,將植物多數根系侷限在土表下的20公分內,根截取礦物質養分與水範圍有限,也限制了根可伸展活動範圍(有效土層),也把土壤其他使用者活動空間縮限於此。

因此,A剖面區域的果樹都有老葉提早黃化捲曲的現象,病腐果比例很大,讓主人頗感挫折。葉片不健康、葉緣壞疽,會讓農友不小心落入缺氮缺鉀的思維窠臼,再追點氮鉀肥。但這麼一來,葉片可能更提早老化,或更容易缺鈣。這些病腐果的長期困擾,肯定不是施肥噴藥就能解決的。

註:「銹斑紋」的由來,是因土壤剖面內的鐵,會因還原而形成青灰色且相對可容易隨水移動的二價鐵,若氧化則形成黃紅色且相對不容易隨水移動的三價鐵。二價鐵與三價鐵的分布不均,形成土塊內紅、黃、灰分布不均勻的銹斑紋。銹斑紋說明了土壤內水流動與空氣交換阻絕層存在的事實。

A區芭樂葉子老化不健康,葉緣壞疽(圖片提供/陳興宗)

樹根有足夠空間活動,果樹就相對健康

B區的剖面內,層界則不連續、銹斑紋出現在60公分以下、吸收養分水分的細根系有兩個密集處,少部分在土表下0~20公分處,另大部分在土表下60~80公分處。45公分處的穿刺阻力為60公分深度內的巔峰,達到95kg/cm2

B區芭樂園土壤剖面,分層較不明顯,果樹根系活動範圍較大(圖片提供/陳興宗)

雖然穿刺阻力極高,但B區剖面內的土壤層次為非連續,植物根系不易被侷限在土表下的45公分內。根截取礦物質養分與水範圍相對較A區大,根可伸展活動範圍(有效土層)與土壤其他使用者活動空間也大大提升。B剖面區域的果樹是園區收成交易的主力,全株葉片都維持光亮有活性,老葉壽命較長,新葉相對零星萌發。

兩區的土壤穿刺阻力比較圖

有趣的是,A剖面土表心葉水薄荷生長良好,給人力行草生栽培成功的感受,B剖面地表心葉水薄荷卻甚至有乾枯現象。因B剖面排水相對較好,從此可推論主人有一段時間沒有澆水,加上那段時間乾燥高溫,根系表淺的B區心葉水薄荷渴死了。A區的排水不良則盛裝了合適水量,可供土表心葉水薄荷使用,所以A區的水薄荷沒有乾枯現象。

尊重土壤其他使用者,用植物把好土壤種回來

這個芭樂園的案例,證明「作物的根與土壤脣齒相依」與「有好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根,才會有健康的植物」。除了這兩點,我還想和大家分享更進一步的觀點:「健康的土壤是可以用植物種出來的」。

看到剖面內的明顯層狀構造,我相信莊敬自強者不免有人為積極介入打破層狀結構的企圖。不過配合本案主人的期待與環境資源條件,我選擇較溫和的手法。

我會設法讓更多植物根系深佈到更深更廣的土層,並確保「土壤其他使用者」權益。例如:植物根系可分泌含碳的有機酸與醣類去餵養土壤生物,藉土壤生物的擾動(bioturbation)翻攪並維護土壤團粒;或藉由準確的水分灌溉(供應量、時間、位置),維持土壤水分合理量以滿足作物、土壤生物之所需,並維持根圈土壤溫度穩定舒適。當然,也還有更多可因地而制宜的方法。

蚯蚓是土壤中最具代表性的使用者之一(攝影/蔡佳珊)

我所稱的「土壤其他使用者」,特別指的是存在於土壤之中、許多對土壤依存性高的土壤生物,它們貢獻了青春歲月和肉體,長久下來成就了土壤有機質。所以,土壤是公共財,人類是在痛快地使用它們耕耘的成就。我們要謙虛的感謝「土壤其他使用者」,而不是自私地剝削它們權益。

這些「土壤其他使用者」一直都在土地內,而我們一直霸佔土地使用決策權,未與它們商量,不給它們機會。要讓這個芭樂園恢復健康,必須要尊重並保護這些「土壤其他使用者」,它們就能24小時不間斷地幫忙達成目標,幫你重建環境,讓植物和土壤相輔相生。

找回草生力! 除草劑濫用傷土系列報導】導言

文/上下游記者蔡佳珊   攝影/張良一

2017年5月23日 

「連草都活不了,還能種出什麼好東西?」一位多年不用除草劑的農友直言。

超大梅雨過後,從空中俯瞰屏東山坡上的芒果園,出現一條醒目界線:黃褐與青綠,涇渭分明。使用除草劑的果園貧瘠裸露,表土已隨驟雨化作泥流入海;而隔壁綠草如茵的果園,土質仍是鬆軟豐滿、生機盎然。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除草劑銷量年年成長,民國105年突破二萬公噸,創下歷史新高,是27年以來最高記錄。再與世界各國相較,會發現台灣除草劑單位面積用量遠高於法、德、荷、日、韓、巴西等許多國家,與農藥減量的政策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見草就除,已成台灣鄉村反射動作。而在缺工與老化的鄉間,人力割草昂貴,除草劑便宜好用,因而從田間、鄉道到公墓,從農用到非農用,所到之處枯黃一片。

但濫用除草劑隱藏的健康危機和環境破壞的外部成本,卻難以看見和估計。國外諸多研究指出,除草劑過量不僅會衝擊土壤生態、降低生物活性與族群數量,亦隱含干擾內分泌和致癌疑慮。因過度除草而導致的水土流失,更等同於國土損失。

《上下游》除草劑專題系列報導,費時盤整歷年來分散各單位的除草劑統計數字,並參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STAT各國資料,以具體數據彰顯我國除草劑用量偏高的事實。另外也遍訪農民、農藥廠商、環境團體和主管機關,深入了解雜草防治難題和除草劑濫用影響,並詳列學者專家的實用指南,提供政策建議,為生態與經濟的平衡謀求解決之道。

回到問題根本,雜草,究竟因何而「雜」?

雜草即「生非其地」之植物。……指特定時空中,對人類有害的植物,凡是危害農作物生產、環境品質、景觀者皆屬之。近年來基於生物多樣性的考量,適當的雜草定義應該為「尚未被發覺其特殊用途且予以經濟性栽培的植物」。──台大農藝系「雜草科學網」

換言之,雜草之「雜」,是相對於經濟栽培單一作物;之所以被清除,是由於防礙人類,無「特殊用途」。但我們卻在報導過程中發現,雜草不僅有「特殊用途」,且好處不勝枚舉,保全雜草不僅裨益環境,也有利於田園!

專家指出,草能覆田,亦能護田。就在除草劑創新高的同時,草生栽培風潮也逐漸開展,越來越多農民發覺:草是朋友,不是敵人。良好的雜草管理,可以儲水保肥、改良土壤、控溫保濕、提昇作物風味,更能營造生態多樣性,成為守護田莊的具體行動。

在氣候變遷日益劇烈的今日,在坡地水土流失嚴重的台灣,雜草就如同保護大地的皮膚。減用除草劑,以聰明管理取代趕盡殺絕,不只是農民必備知識,更應是全民共識。

Gazebo @ STL vs. DAE 3D 模型格式對比

 Gazebo Use STL vs. DAE 3D 模型格式對比

STL(Stereolithography)和 DAE(Digital Asset Exchange,COLLADA)是常見的 3D 模型格式,廣泛應用於 3D 列印、機械設計、遊戲開發、機器人模擬(如 Gazebo) 等領域。以下是兩者的詳細對比。


1️⃣ STL(Stereolithography)

📌 用途:主要用於 3D 列印、CAD 軟體、工程設計
📌 格式類型:僅儲存 三角面(Triangle Mesh)表面幾何資訊,不包含材質、顏色、貼圖或動畫。

✅ STL 特點

  • 簡單輕量,僅包含 頂點與法向量,適合 3D 列印與機械建模。
  • 格式支援:ASCII & Binary(Binary STL 更小,讀取更快)。
  • 無法儲存顏色、貼圖或材質
  • 適合高精度建模,但檔案體積可能較大

🔹 STL 格式結構

plaintext
solid cube facet normal 0.0 0.0 1.0 outer loop vertex 0.0 0.0 0.0 vertex 1.0 0.0 0.0 vertex 0.0 1.0 0.0 endloop endfacet endsolid cube

這是 ASCII STL,Binary STL 更小,適合大模型。


2️⃣ DAE(COLLADA - Digital Asset Exchange)

📌 用途:主要用於 遊戲開發、動畫、機器人模擬(Gazebo / ROS)、AR/VR
📌 格式類型:基於 XML,可儲存 網格(Mesh)、顏色、貼圖、材質、骨架動畫、物理屬性等

✅ DAE 特點

  • 支援多種 3D 屬性(貼圖、材質、燈光、動畫、物理特性)。
  • 較 STL 檔案大,但包含豐富的視覺資訊
  • 基於 XML,可讀性強,可用於多種應用(如 Blender、Gazebo、Unity)
  • 適合遊戲、機器人模擬(如 Gazebo 用於 URDF)

🔹 DAE 格式結構

xml
<COLLADA> <asset> <contributor> <author>3D Model Creator</author> </contributor> </asset> <library_geometries> <geometry id="cube"> <mesh> <source> <float_array id="positions">0 0 0 1 0 0 1 1 0 0 1 0</float_array> </source> </mesh> </geometry> </library_geometries> </COLLADA>

DAE 是 XML 格式,可包含 動畫、材質、貼圖 等,比 STL 更強大。


3️⃣ STL vs. DAE 對比列表

特性STL(Stereolithography)DAE(COLLADA)
用途3D 列印、工程建模、機械設計遊戲開發、動畫、機器人模擬
格式ASCII / Binary(輕量)XML(可讀性高)
支援貼圖 & 材質❌ 不支援✅ 支援
支援顏色資訊❌ 不支援✅ 支援
支援動畫❌ 不支援✅ 支援(骨架、關節動畫)
支援物理屬性❌ 不支援✅ 支援(剛體、碰撞)
檔案大小較小(Binary STL 更小)較大(XML 結構)
精確度✅ 高(三角網格)✅ 高(多邊形網格 + 更多屬性)
常見應用3D 列印、機械設計(CAD)遊戲開發、機器人模擬(Gazebo)

4️⃣ 何時使用 STL vs. DAE?

應用場景使用 STL使用 DAE
3D 列印
機械設計(CAD)
遊戲開發(Unity / Unreal)
機器人模擬(Gazebo)❌(僅限簡單碰撞網格)
動畫 & 角色骨架(Rigging)
AR / VR 應用

5️⃣ 在 Gazebo / ROS 內使用 STL 或 DAE

如果你在 Gazebo 內使用 URDF 定義機器人,你可以選擇 STL 或 DAE 來定義 3D 模型。

✅ 1. 使用 STL

xml
<visual> <geometry> <mesh filename="package://my_robot/meshes/robot_part.stl" scale="1 1 1"/> </geometry> </visual>

STL 適合碰撞體積(collision mesh),但 無法顯示顏色


✅ 2. 使用 DAE

xml
<visual> <geometry> <mesh filename="package://my_robot/meshes/robot_part.dae" scale="1 1 1"/> </geometry> <material> <color rgba="1 0 0 1"/> </material> </visual>

DAE 支援顏色、材質,適合機器人外觀顯示


📌 總結

  • STL:適合 3D 列印、CAD 設計,但不支援顏色與動畫
  • DAE:適合 遊戲、機器人模擬(Gazebo)、動畫,可支援 貼圖、動畫、物理屬性

🚀 如果你的應用是 3D 列印或機械設計,選 STL;如果你要做機器人模擬或遊戲開發,選 DAE! 🎯

農地常見雜草介紹與影響分析

 以下介紹 

#大花咸豐草、

#紫花霍香薊、

#車前草  

#牛筋草 


生長特性對農地的影響,以幫助農民有效管理與利用這些雜草。


1. 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 L.)



生長特性

  • 科別:菊科(Asteraceae)
  • 生命週期:一年生或短命多年生草本
  •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種子帶有倒鉤,易附著在動物或人類衣物上傳播
  • 生長環境:適應力強,耐旱、耐貧瘠,能在 荒地、田埂、果園路旁 生長
  • 根系特性:直根系,對土壤有一定的抓固能力

對農地的影響

優點: 

土壤涵養:其深根性可鬆土,提高土壤滲水性,有助於減少水土流失。
養分回收:吸收土壤多餘氮肥,避免養分流失;枯死後可分解回土壤。
生物多樣性:花朵可吸引蜜蜂等授粉昆蟲,促進田間生態。

缺點: 

快速擴散:種子繁殖力強,容易大量繁殖,若不控制可能影響作物生長。
競爭養分:與作物競爭陽光、水分及養分,影響作物產量。

管理策略

  • 開花前 割除,可避免大量結籽。
  • 可適量保留,作為果園或田埂的 綠肥,但需適時修剪。

2. 紫花霍香薊(Ageratum conyzoides)



生長特性

  • 科別:菊科(Asteraceae)
  • 生命週期:一年生草本
  •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風力傳播能力強
  • 生長環境: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常見於 荒地、農地、果園、茶園
  • 根系特性:淺根性,容易拔除

對農地的影響

優點: 

病蟲防治:其葉片含有 揮發性精油,被研究發現具有 抑制線蟲、昆蟲及細菌 的效果。
保水防蝕:植株低矮,可防止雨水沖刷表土。
養分固定:適當生長時,可吸收多餘的氮素,減少氮肥流失。

缺點: 

化感作用(Allelopathy):可能釋放化學物質,影響附近作物的萌發與生長。
快速擴散:繁殖力強,若未控制,可能影響作物發育。

管理策略

  • 可在田間 適量保留,以提供天敵棲息地,但需在開花前控制其數量。
  • 由於其根系較淺,人工拔除相對容易

3. 車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



生長特性

  • 科別:車前草科(Plantaginaceae)
  • 生命週期:多年生草本
  •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種子吸水膨脹,利於附著於土壤表面發芽
  • 生長環境:耐踐踏,適應於 果園、田埂、道路邊緣,喜愛潮濕環境
  • 根系特性:淺根性,但能有效固定土壤

對農地的影響

優點: 

保護土壤:生長低矮,能有效減少雨水沖刷,防止土壤侵蝕。
藥用價值:全草可入藥,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根部分泌物可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改善土壤環境。

缺點: 

生長競爭:雖然與作物競爭力較低,但仍可能影響部分養分吸收。
繁殖能力強:若不控制,可能會影響其他作物的生長空間。

管理策略

  • 適量保留,可用於涵養土壤水分,特別適合果園與農地護坡使用。
  • 避免過度生長,可透過 修剪 控制其數量。

4.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



生長特性

  • 科別:禾本科(Poaceae)
  • 生命週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耐旱性極強,能適應惡劣環境
  • 生長環境:廣泛分布於 農田、路邊、果園、操場 等地,耐踐踏能力強
  • 根系特性:強壯且根系發達,難以拔除

對農地的影響

優點: 

防止土壤流失:強韌的根系能有效固定土壤,減少沖蝕。
耐旱性強:可在極端乾旱環境下存活,適合作為果園地被植物。

缺點: 

極具競爭性:與作物爭奪水分、光線和養分,影響作物生長。
難以控制:耐除草劑,人工拔除難度高,可能需多次處理。
可能帶來病害:是某些真菌和害蟲的寄主,可能影響農作物健康。

管理策略

  • 若作為果園雜草,應適量控制高度,避免影響作物生長。
  • 不建議讓其大量生長於農田內,可搭配人工割除或選擇性除草方式管理。

【總結】如何管理這些雜草?

雜草名稱優點缺點適用管理方式
大花咸豐草吸收多餘養分、涵養水分、吸引蜜蜂擴散迅速、與作物競爭割除開花前的植株,可作為綠肥
紫花霍香薊抑制害蟲、改善土壤結構可能影響其他作物生長可部分保留,避免影響作物
車前草減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擴散力強,影響部分作物適量保留,適用於果園護坡
牛筋草固定土壤、耐旱難以拔除,與作物競爭激烈應嚴格控制,避免影響作物生長

適當管理雜草,不僅能減少農地養分流失,也能促進作物生長,進而減少農藥與肥料的使用,提高農業的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