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電容式土壤濕度感測器介紹

 

電容式土壤濕度感測器介紹

傳統的電阻式感測器是透過探針直接測量土壤中的電阻來判斷濕度,但這種方式容易受到金屬腐蝕的影響,導致壽命短且測量不穩定。

電容式感測器 則完全不同。它透過測量感應探針周圍的電容變化來判斷濕度。

  • 工作原理:

    • 感測器探針實際上是一個感應器,上面塗有保護塗層,不直接接觸土壤。

    • 它利用了水分子對電容的影響。當土壤中的水分增加時,土壤的介電常數會改變,進而導致感應器電容發生變化。

    • 感測器會將這種電容變化轉換為電壓信號,這是一個類比值,可以被微控制器(如 ESP32、Pico W)的 ADC(類比數位轉換器)讀取。

核心優勢與應用技巧

  1. 抗腐蝕,壽命長: 由於探針表面有保護塗層,感測器不會直接與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接觸,因此不會像電阻式感測器那樣因為腐蝕而失效,大幅提升了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2. 精確度高,測量穩定: 即使土壤中的鹽分或礦物質含量發生變化,電容式感測器受到的影響也較小,能夠提供更穩定可靠的濕度數據。

  3. 易於讀取: 大多數電容式土壤濕度感測器會輸出一個類比電壓值。您只需將其接到微控制器的 ADC 腳位,就能透過簡單的程式碼讀取並將其轉換為濕度百分比。

如何應用於您的 AIOT 專案

將電容式土壤濕度感測器應用到您的 AIOT 專案,特別是在智慧農業或家庭園藝監控上,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 自動灌溉系統:

    • 將感測器埋入植物盆栽或農田土壤中,並連接到一個由 ESP32Pico W 驅動的自動灌溉系統。

    • 在您的 AIOT 雲端平台 上設定一個濕度閾值(例如,低於 40%)。

    • 當裝置讀取到土壤濕度低於閾值時,它會透過 MQTT 協議向伺服器發送告警訊息。

    • 伺服器接收到訊息後,可以發送指令給裝置,啟動一個小型水泵或電磁閥進行灌溉。

  • 數據日誌與分析:

    • 裝置可以定時讀取濕度數據,並將其與 RTC 時鐘模組(如 PCF8563) 提供的時間戳一起儲存。

    • 數據可以定時上傳到您的 MongoDB 資料庫 進行儲存,並在您的後台網站上以圖表形式呈現,讓使用者可以長期監控土壤濕度的變化趨勢。

省電方案:

為了延長電池壽命,您可以將電容式感測器的電源線接到微控制器的 GPIO 腳位,利用前面提到的 「硬體切斷電源法」 技巧。

  1. 當裝置進入 深度睡眠模式 時,關閉提供給感測器的電源。

  2. 當裝置被 RTC 模組定時喚醒 或由其他事件觸發時,先開啟 GPIO 腳位為感測器供電,延遲幾毫秒後再讀取數據。

  3. 讀取並上傳數據後,再次關閉感測器的電源,然後讓微控制器再次進入深度睡眠。

透過這種方式,您可以將感測器的功耗降至零,大大延長整個 AIOT 裝置的運行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