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畫竹
解州關帝廟裏有一通碑,上刻兩幅竹,旁邊還刻有“漢關夫子手筆”的字樣。
這是關公的字畫嗎?他為什麼要畫竹呢?説起來,這裡有一個動人的傳説。
劉、關、張與曹操打仗,兵敗小沛,人馬相踏,四面突圍。慌亂中,首尾難以相顧,劉備、張飛脫險而走,關雲長 則被團團圍住。
為了保護兩位皇嫂,他便向曹操派來的勸降者張遼提出約法三章:
一、我和劉皇叔結義時同設誓言,共扶漢室,我只降漢不降曹,凡有殺戮,不稟丞相;
二、兩位皇嫂給俸祿贍養,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
三、如得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萬里,定然前往。
曹操聽了十分惱火,但又一想:人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對他好,不愁他不降,便答應下來。
關雲長便與兩位皇嫂隨曹操到了許昌。
曹操得知關雲長忠義剛烈,更是心愛,決心收為己用,便吩咐下面人留意雲長愛什麼,心情有什麼變化,及時來報。
一日清晨,關雲長提刀跨馬練了一番武藝之後,便向兩位皇嫂請安。兩位皇嫂因多日以來打聽不到劉皇叔的下落,自是悲傷,落淚成行。雲長回至書房,心緒不佳,在房子裏踱著步子,遙想當年與劉、張結義,英姿勃勃,連戰數捷,好不威風!如今竟落得如此境遇。
他望著墻上挂的剛剛脫下的劉備給他的綠色戰袍,佇立良久,慢慢地走上前去撫摸著、撫摸著,熱淚盈眶。
曹操得知此事後,為從關公心中排除劉備的位置,讓人仔細觀看雲長的身長和胖瘦,著人挑出最好的錦,做成戰 袍,送給雲長。
但他出去,總是把此件錦袍穿在裏面,而把劉備給他的綠戰袍穿在外面。
曹操見了,不知何意,便問關雲長:“關將軍,為何總是將我給你的新袍穿在裏面,而將這件舊袍穿在外面呢?”雲長答道:“此袍雖舊,但它是劉皇叔送給我的。
我們兄弟,誓同生死,我穿著它,看見它,就像看見我兄一樣,不會忘掉我們的情誼呀!”
曹操悵然若失,很是不快。可他又一想,關雲長友情為重,正是他的可貴之處,如果他歸順于我,對我豈能不忠!於是當下説了不少安慰和關心的話。
曹操的問話,更引起了雲長思念兄長的情懷,也更增加了他離開曹營的決心。
幾聲炸雷滾過天空,關雲長好像覺得戰鼓催出征;幾道銀色的閃電劃破烏雲,他好像覺得那是他的青龍偃月刀在揮舞。他精神抖擻,豪情滿懷,雙手叉腰地站在窗前。
窗外翠竹一色,在狂風暴雨中,堅韌挺拔,不屈不撓;桿似長槍,葉似利箭,不由得雲長思緒奔放,浮想聯翩———
竹啊,你不因狂風暴雨而屈膝,你不因炎夏酷暑而萎縮,你不因嚴冬冰霜而凋零,你不因百花爭艷而嫉妒。
關雲長讚嘆青竹的高風亮節、不嬌不媚的氣質,聯想到自己身陷曹營的處境,感慨萬千,隨即展紙,一揮而就,寫出一首詩來:
不謝東君意, 丹青獨立名;
莫嫌孤葉淡, 終久不凋零。
關雲長畫完風雨竹後,著人送予張遼, 請他轉交曹操。
曹操接到“風雨竹”後,多時不解其意,便叫程昱、郭嘉等人相議,只見他們紛紛稱讚畫得好,對關雲長的多才多藝更加欽佩,但還是看不出什麼意思來。最後還是程昱看出道道來了,他沉吟半晌,猛然説:“畫中有字!”
曹操“啊”了一聲,命趕快念。
程昱念道:“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曹操連讀兩遍,非常感慨地説:“雲長畫中藏詩,以竹明志,去志已定。義士啊!義士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