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柿子種植條件與生長習性

 柿樹可以說是落葉果樹中最喜好溫暖的,世界上主要柿子產地年平均溫從10.3℃直至21℃,可知柿樹對氣候適應範圍相當。

不過柿子果實若要品質佳,在夏秋之交須有相當的高溫,而且日夜溫差須大,尤其甜柿為然。

因為甜柿果實之脫澀,濃郁之香味及美麗的色澤,皆決定於果實生長後半期之溫度。甜柿果實發育後期,平均氣溫在16~18℃,日、溫差9℃以上之地常能生產品質優良之果實。4~10月柿樹生育期間,日照量需1400小時以上、雨量700~1200公厘以上,少強風及晚霜是理想柿樹栽培要件。

柿樹葉片細胞的滲透壓極低,大約與東方梨相同,生理的耐乾性弱;但是柿為深根性果樹,而且根的呼吸率極低,對氧的需求量少,所以根能分佈於土壤深處,因此成樹之後,即使表土稍微乾燥,也能從土壤深處吸收水份,而避免乾旱之害。不過幼苗及剛定植之柿樹,根尚未發育完全,必須注意保持土壤濕度。


這網站介紹很詳盡http://web.kinmen.gov.tw/371022600g/doc/culture-08.doc


  • 氣候:
    • 柿子適合溫暖的氣候,果實成長期平均溫度宜在18~19℃,脫澀期之氣溫宜在21~23℃。
    • 成熟期之果實,日、夜溫差最少在9℃以上。
    • 台灣中部海拔800~1,000公尺之山坡地較適合。
    • 甜柿植株需要在7.2℃以下的低溫,累積達800~1,000小時,才能進入休眼期。
    • 日照充足,若開花時期多雨,易造成結果枝及發育枝生長旺盛而引起落花。
  • 土壤:
    • 對土壤沒有嚴格要求,理想的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礫質土,並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最佳。
    • 對土壤酸鹼性適應力強,從pH 5.0∼8.1都能生長良好,最適pH5.5~6.8。
  • 水分:
    • 不耐旱,水源宜足。
    • 幼果期缺水,易引起生理落果。
  • 其他:
    • 柿為直根性落葉果樹,移植時容易受傷,移植後發育較慢。
    • 定植時期最好是12月至2月之柿體休眠期間。

台灣常見的柿子分類

柿子依成熟時能否自然脫澀,可分為兩大類:

  • 甜柿:
    • 成熟時可自然脫澀,可以直接食用。
    • 主要品種:富有、次郎、花御所。
  • 澀柿:
    • 成熟時仍有澀味,需經人工脫澀處理才能食用。
    • 主要品種:牛心柿、石柿、筆柿

柿子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 選地與建園: 選擇排水良好、背風向陽之地。
  • 合理化施肥: 避免氮肥過多。
  • 適度整枝、修剪: 避免過於繁密引發病害。
  • 病蟲害防治: 加強環境管理,清除病枝落葉。

柿子選地與建園是成功種植柿子的重要第一步。

選地

  • 地點選擇:
    • 選擇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
    • 避免容易積水和霜凍的地點。
    • 台灣中部海拔800~1,000公尺之山坡地較適合。
  • 土壤條件:
    • 理想的土壤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礫質土,並富含有機質。
    • 土壤酸鹼度(pH)在5.5~6.5之間最適合。
    • 對土壤酸鹼性適應力強,從pH 5.0∼8.1都能生長良好。
  • 光照:
    • 柿子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生長良好。
    • 確保種植地點每天至少有6小時的陽光照射。
  • 水分:
    • 柿子不耐旱,水源宜足。
    • 幼果期缺水,易引起生理落果。

建園

  • 種植密度:
    • 株距4~5公尺,行距5~6公尺。
    • 每分地種植20–30株為佳。
    • 甜柿之株距為7×7公尺,澀柿為9×9公尺。
  • 定植時間:
    • 最佳定植時間為12月至2月,柿樹休眠期間。
    • 定植之樹穴先放置腐熟之堆肥及磷肥混合後栽植。
  • 土壤改良:
    • 每2~3年補充木炭灰或碳化稻殼,以維持土壤活性和酸鹼平衡。
  • 砧木選擇:
    • 以由甜柿種子培育而成的實生苗與甜柿之親和性最佳,但發育較為緩慢。
    • 台灣常用豆柿為砧木,其生育迅速。
    • 砧木最好先一年定植,經一年培育後砧木直徑達3公分左右再進行切接,成活率較高。

其他注意事項

  • 病蟲害防治:
    • 冬季清園,落葉後噴灑石灰硫磺合劑,預防病害發生。
    • 合理化施肥,避免氮肥過多。
    • 適度整枝、修剪,保持通風。
    • 清理落葉、落果,減少病蟲害。
  • 套袋:
    • 幼果期套袋,減少病蟲害和果皮瑕疵。
  • 灌溉:
    • 萌芽後,開始行點滴灌溉,配合割草覆蓋,抑制水分損失。

遵循這些選地和建園的建議,可以為您的柿子樹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並提高產量和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